春大麥病害、品種及栽培技術

大麥這樣的穀類作物,自古以來就被人類研究和種植。今天,春大麥是一種重要的食品、技術和飼料原料。著名的薏米和薏米粉就是用它生產的。此外,它還用作濃縮動物飼料。
這是什麼?
春大麥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主要的食品和技術成分。它的碎粒是製造麵粉、大麥和大麥粉(一種咖啡替代品)的基礎。純大麥粉不適合烘焙麵包,因此添加了小麥和黑麥粉(15-20%)。大麥粒是一種真正有價值的原料。它含有蛋白質(10%)、碳水化合物(60%)、脂肪(3%)、纖維(6%)和灰分(2.7%)。
植物中的蛋白質富含氨基酸——賴氨酸和色氨酸。穀物被廣泛用於家畜,尤其是豬的濃縮型飼料(1 kg 含有 100 g 有價值的蛋白質)的組成。部分內核含有高水平的有益物質,稱為大麥醇溶蛋白。一旦進入動物體內,它就會抑制革蘭氏陽性細菌的發育。此功能改善了牲畜的狀況。除了農業,釀酒業也離不開大麥。作為啤酒麥芽的成分,質體澱粉含量高、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含量高的二行大麥表現良好。

與黑麥和小麥不同,大麥秸稈是最有營養的。蒸過的穀物非常適合動物營養。俄羅斯南部的農學家更喜歡種植這種植物作為綠色飼料和混合乾草,其中添加了豌豆、野豌豆、蘭豆和其他作物。由於其生物學特性,春大麥被認為是田間輪作作物中的良好成分。對於它的栽培,消耗的水分較少,生長季節較短,成熟較早。此外,在作物的護理和收穫中使用機械是適當的,這降低了田間工作的成本。這種穀類植物被用作重新播種冬季作物的保險作物。
大麥是穀類植物的代表。各種因素影響穀物的全面生長——氣候、天氣條件、護理、肥料等。 農學家確定了文化發展和成長的這些階段:
- 穀物發芽;
- 幼苗;
- 分蘗;
- 退出聽筒;
- 標題;
- 盛開;
- 粒的形成和成熟。

品種及其特點
大麥培養有以下類型:
- 多排(普通);
- 兩排;
- 中間的。

俄羅斯大部分地區都從事普通和兩行種植。常見的品種有“草原”和“蘇達”。它們具有高生育率和良好的品質。根據農業的氣候條件,已知有 80 多種大麥。 值得注意的是最著名的。
- “瓦庫拉” 對地域和氣候變化具有良好的抵抗力。穀物的質量為0.050克,充足的水分有助於其增加到0.062克。成膜性弱,蛋白質含量低。產量可以減少作物增厚。 1 公頃的費用 - 約 9 噸。
- “赫利俄斯”.大量和頻繁的澆水可以提高產量。生長季節持續 92 天。糧食重約0.049克,1公頃土地可收穫8噸糧食。
- “草原”。 成熟 - 68-90 天。穀物重量達到 0.045 g. 在組合物中 - 58% 澱粉,15% 粗蛋白。每公頃土地的平均收集量僅為6.1噸。
- “鄧肯” 具有平均粒度,強壯的莖,特點是抗過度生長和蔓延。該系列是 1 公頃的 8 噸培養物。
- “萊昂” 85天成熟,不怕炎熱乾燥的天氣。蛋白質和賴氨酸大量存在。產量受天氣和氣候的影響 - 每公頃 1 至 4 噸。




播種日期
大麥是一種對溫度變化沒有反應的農業穀類作物。即使在溫度計上的低溫(從+1到+3度)下,種植的材料也開始在地下生根,因為種植作物本質上是冬天。播種通常發生在早春。到這個時候,土壤將被必要的物質飽和,為機械化耕作做好準備。需要在 6 到 8 天的間隔內種植植物 - 在土壤準備好播種後立即種植。這種早期的種植時間保證了高產。此外,早播會阻止鄰近植物的生殖生長功能的作用,從而確保莖和高產大麥粒的密集和更好的生長。
專家不建議選擇晚播日期。 此時水分過多會對穀物產量產生負面影響。在此期間,植物的根系通常發育不良,不利的天氣直接影響到單個小穗的形成。晚播會增加疾病和害蟲侵襲的機會。
延遲播種 7 天或更長時間會使每 1 公頃土地的產量減少 700-800 公斤,而在旱季 - 減少 1100-1200 公斤。根據這些數據,農學家確定了一個方案:延遲 1 天 = 每 1 公頃減產 0.8 centners(乾旱期間為 1.6 centners)。

不斷發展的技術
春大麥是最早熟的塑料原料。這種文化可以適應所有氣候條件,使其幾乎可以在世界各地種植。在俄羅斯境內,烏拉爾、北高加索、西伯利亞、中部黑土地區和非黑鈣土地區的工業公司從事穀物種植。春大麥是一種長日照植物。航向速度取決於曝光時間。它被歸類為早熟植物,因為成熟期持續 60 至 100 天。這種植物是典型的自花授粉者。
種植作物時 無需嚴格遵守溫度製度。 大麥種子即使在 +3 度時也很容易發芽。因此,您可以更早地開始著陸。誠然,這樣的條件會導致所謂的發芽收縮。可以在 +5 度的溫度下觀察到第一個芽。
成功發芽的最佳溫度是+20度。同時,嫩芽可以抵抗輕微的霜凍。隨著發育後期的開始,抗寒性降低。當種子開始開花並填滿時,霜凍會損壞它們。霜粒在這種條件下發芽較弱,因此不適合釀造啤酒。
證明了 大麥作物是最抗旱的。 在短暫的生長季節,植物能勝任地利用和保存地球的水分儲備。因此,在乾燥的日子到來之前,穀物被倒滿了。此功能使您可以在俄羅斯聯邦南部地區實現大規模和持續的收穫。在這方面,它超過了小麥和燕麥作物。

建議只在肥沃的土地上種植穀物。植物緩慢吸收額外的礦物質補充劑,根系吸收養分較差,因此在選擇種植土壤時,應注意其肥力。
不要選擇酸性土壤 - 存活率低是顯而易見的。 症狀:出現發育遲緩,落葉系統被黃色覆蓋。所有這一切都是由於違反了代謝過程。肥力高、酸指數為 6.7-7.5 的土壤將適合種植大麥。種子水分過多,因此應避免淹水區域。最糟糕的選擇是沙質和鹼性土壤。
這種糧食作物的主要養分很快被吸收。在整個發育時期,穀物吸收了大約60%的鉀、45%的磷和少量的氮。隨著開花的臨近,有機物質的吸收減少。為了獲得高產,必須在整個成熟過程中為植物提供豐富的營養。生長結束後,沒有辦法彌補營養的不足。
在秋季,耕作前,建議施用以磷和鉀為主的肥料。在春季,使用氮和葉子餵養。

疾病和害蟲
該作物易受田間病害和昆蟲侵襲。 工人在種植大麥時面臨的常見問題值得考慮。
- 塵土飛揚的頭。 失敗發生在耳朵開始形成和成熟的時期。蘑菇孢子散佈在小穗上,覆蓋著棕色的生長物。這種疾病會破壞幼苗並傷害未來的植物,並通過空氣傳播。對於戰鬥,使用特殊藥物。品種“Zavet”和“Pervenets”對散黑粉病有抵抗力。

- 莖生鏽。 葉和莖被銹覆蓋。病變遍及整個區域並完全填充。受感染的大麥被剝奪了質量和禁慾。真菌病是由於過量的水而出現的。

- 白粉病 廣泛分佈於濕度大的地區。蛛網斑塊完全覆蓋落葉和莖系統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它的結構變得更加密集。真菌粉塵會感染鄰近的耳朵。

- 褐銹。 這種疾病是西伯利亞氣候所固有的。葉子上出現黃色和棕色的斑點,變成許多黑點。危害只帶來生長的莖,不影響穀物的發育。

值得強調幾種危險的害蟲。
- 穀倉象鼻蟲 影響儲存條件下的穀物組成。所以,室溫不要超過+25度,濕度指標不要超過13%。遵守該條件將使大麥庫存免受這種昆蟲的攻擊。

- 草蚜蟲 對大麥和鄰近的穀物很危險。該生物定居在小穗的核心並吸收其汁液。蚜蟲活動季節在夏季。這可以通過早期播種來避免。不要忘記清潔和施肥。

貯存
儲存收穫的大麥的主要方式是散裝在糧倉中。為此,它的整個區域都被使用。為此,將清潔過的穀物以相等的層散佈在整個周邊。路堤的高度取決於房間內的濕度。因此,在 14% - 高度達到 5 米,18-25% - 1 米(夏季)和 3 m(冬季)。未通過收穫後成熟的培養物儲存在 1.5 米的堤壩中。工藝完成後,高度可以增加到允許的最大值。
以下視頻展示了種植春大麥的技術。